爱医声闾海荣:找准医疗刚需是实现商业化落地前提 | 爱分析访谈
来源:
|
作者:beijingaiyisheng
|
发布时间: 2018-08-13
|
6676 次浏览
|
分享到:
从挂号、诊断、治疗到康复管理,围绕就医各个环节,以及医院、医生、患者等医疗主体,新兴技术与创新模式屡见不鲜。且不说发展如何,前景几何,赛道已然拥挤。
从挂号、诊断、治疗到康复管理,围绕就医各个环节,以及医院、医生、患者等医疗主体,新兴技术与创新模式屡见不鲜。且不说发展如何,前景几何,赛道已然拥挤。
不同赛道的玩家特点不尽相同,信息化由传统医疗IT公司继续把持,辅助诊断、治疗等领域则是新兴创业公司的天下,互联网医疗则由带有互联网基因、医药基因、医生背景等交叉行业人才组建团队,从2014年开始历经浮沉。
从商业化落地的角度考虑,患者端非医保付费意愿不强,以医院和医生为服务对象的道路似乎更为顺畅。爱医声就是一家紧紧围绕医院和医生需求,提供医院系统智能化升级解决方案的企业。
爱医声联合创始人闾海荣认为,为医院提供服务的关键在于解决刚需,爱医声的思路是在院内和院外两个场景,为医生提供必备的工具和服务。
手术室智能交互系统和门诊辅助机器人率先尝试产品化
尚处于发展初期的爱医声,以两条产品线切入医院,包括手术室智能交互系统和门诊辅助机器人,及其衍生出的相关应用场景。
爱医声闾海荣:找准医疗刚需是实现商业化落地前提 | 爱分析访谈-ifenxi
爱医声手术室智能交互系统,可以让医生在手术中摆脱繁琐的键盘或鼠标操作,依靠语音命令以及非触摸式手势操作,方便地浏览患者信息与影像资料。
在提高效率的同时,非接触式的操作模式还能避免由于接触造成的可能性感染。
门诊辅助机器人可以在门诊医患对话场景中,自动去噪、分离说话人、识别语音、分析对话内容,生成符合医疗规范的门诊电子病历,将医生的时间用到医患沟通和诊断上。
除此之外,爱医声在医疗影像分析、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等方面具备独特的技术能力,并正在与合作医院开展相关项目。